三尺讲台铸就精彩人生-----记国家级教学名师牟志美教授
发布时间: 2012-11-23 作者:

教师节前夕,从北京传来喜讯:我校林学院院长牟志美教授荣获第三届“国家教学名师”称号。国家级教学名师,这对一名教师来讲,是一个无上光荣的称号,牟志美教授在高等学校的三尺讲台上奋斗了31年,她以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不懈追求,谱写了人生的精彩篇章。
“上好课是教师的天职”
  牟志美常说:“教师的教学影响学生的一生,把课上好,这是我们的天职。”
  在她看来,教师是一个无比神圣的职业,崇高的使命感使她三十多年如一日,在教书育人的园地里辛勤耕耘。
  1976年大学毕业后,牟志美留校任教,她从带实验开始,认真钻研,虚心向老教师学习,练好教学基本功。四年后她走上了讲台,为了上好一堂课,她要花几天的时间备课,哪个地方举什么例子、哪段内容要着重强调、哪句话用什么语气等等,她都认真揣摩,甚至哪段内容用多少时间,她也有明确要求;上课前她对着镜子反复练习,看自己应该注意哪些表情、动作,直到满意为止。
  凭着这种认真的态度,牟志美上课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,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,学生们这样评价她的教学:“牟老师讲课内容丰富,语言生动、风趣,贴近学生。她讲课几乎不翻课本,但她把课本上的内容都印到了我们的脑海里。”蚕学系的教师不少是牟志美教过的学生,多少年过去了,牟老师当年上课时举过的生动的例子、讲过的笑话,他们还都记得。
  高绘菊老师说:“牟老师非常可贵的是对教学的认真态度,她是老教师,虽然对教学内容已经非常熟悉了,但每次上课她都当作是上新课,认真备课,充实新的教学内容。”
  冀宪领老师对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:在桑园里养鸡、养鸭是刚刚兴起的一种生态型经营模式,今年6月,牟老师听说夏张镇有个生态桑园,一定要去看看。到了桑园,她向蚕农详细了解桑园养鸡养鸭的情况,交流养蚕的经验,然后不顾闷热的天气,拿着相机钻到桑园里从各个角度拍照片。从桑园里出来时已是满头大汗,她高兴地说:“这些照片上课时给学生看看,比光讲效果要好得多。”牟老师这种认真的劲头打动了在场的每位师生。
  谈起教学,牟志美认真地说:“当好一名老师,必须敬重自己的这个职业,要不断下功夫钻研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。”
探索实践 勇攀高峰
  在多年的工作中牟志美不仅认真钻研课堂教学,而且从培养模式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。
 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,这是蚕学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,过去的教学实习都是在企业和生产单位,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服从生产需要,总是处在被动状态。多年带学生实习的牟志美深刻体会到,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,必须建立自己的实践教学基地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,她带领其他老师从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入手,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,探索适应本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。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,他们建立了国内同类学科中一流的蚕学实验站,这个实验站有30亩的高标准喷灌桑园和2000平方米的实验楼,能满足养蚕、制种、栽桑、病虫害防治等科学研究要求,实验站集教学、科研、生产功能于一体,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  在近20年的探索中,牟志美和蚕学专业教师们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。由她主持完成的“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,建设校内外三结合教学实习基地”课题1991年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;“优化课程结构,建立实践,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研究”1996年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。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的“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”课题2001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  在牟志美的影响和带动下,教学研究在蚕学学科已经蔚成风气,除了实践教学,这个学科的老师们还在相关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、精品课程建设、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,并取得可喜成果。教学研究对提高蚕学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起到重要作用。
  在教学实践中,牟志美对如何上好专业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:“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,要把课讲活,眼睛不能仅盯在课本上;要想在讲台上站得住,脚跟也不能总在课堂上。我们必须到生产实践中去,把生产中的难题作为我们攻关的课题进行研究,没有新的知识,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,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。”
 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,蚕桑业在我国北方迅速发展,山东省成为北方最大的蚕茧生产基地。然而蚕的病毒病的发生也给蚕桑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。那时,蚕的发病率在20%以上,最严重的造成绝产,年经济损失都在1亿元以上。蚕农的损失深深地刺痛着牟志美的心,她把蚕病防治研究作为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。她和其他老师一起,在蚕病发病机理、流行规律、防治措施、消毒药品和消毒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研究,并及时将研究成果在生产中推广。
  经过十几年的潜心攻关,课题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桑蚕主要传染病防治技术体系,并结合北方蚕区特点制定了技术规范和地方标准。山东省在全面应用这一成果后,蚕茧单产、茧质及出丝率已在全国名列前茅,蚕种质量得到明显提高,1999至2001年蚕种质量行业评比连续三年在全国名列第一。十几年来桑蚕主要传染病防治技术在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辽宁、陕西等北方蚕区推广累计超过1200万张,增产蚕茧1亿公斤,增加经济效益约15亿元。在2003年度的国家科技奖评选中,牟志美主持的“桑蚕主要传染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”课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一个只有十人的小学科获得了国家科技大奖,这在全校和国内同类学科中引起了巨大反响。
像对自己孩子一样爱学生
  谈起牟老师与学生的关系,她的学生这样说:“非常‘铁’。这个‘铁’里既有慈母般的关爱,也有朋友间的热情和坦诚。”
  和学生在一起,牟老师总是感到非常快乐。上课时她经常提前到教室,和学生们聊天、谈心;下课后学生如果接下来没课,她也喜欢留下来,了解听课的情况,谈爱好、谈生活,在拉家常似的交谈中增进对学生的了解。
  窦学娥是蚕学专业1994届的本科毕业生,2005年后她考回学校读牟老师的硕士研究生。毕业11年后第一次回到学校,牟老师竟一下叫出了她的名字,这让窦学娥既吃惊又感动。
  路国兵是牟老师的硕士研究生,2006年寒假因为值班留在学校,除夕夜,牟老师把他叫到家里一起吃饺子,让他感到无比温暖。
  “牟老师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经常带给我们,她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位慈祥的母亲。”说起牟老师对自己的关爱,她的研究生们充满着感激之情。
  牟志美对学生在生活上关爱,在学习和思想上要求却十分严格,实验的过程、数据要不得半点马虎,出了错误必须分析出原因,她“熊”人的时候十分严厉,所以学生们一开始都挺怕她,对待学习和研究不敢有丝毫松懈。“正是老师的严格要求,才使我们真正受益。这样的教师值得敬重。”这是牟志美的学生对她一致的评价。
  对学生的热情和真诚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。无论走到哪里,都有学生的热情接待和帮助,经常有学生顺便或专程来看望,这让牟志美无比欣慰,她深有感触地说:“你给学生一点爱,学生给你一生的爱。”
打造创新团队
促进学科发展
  作为蚕桑学科的带头人,牟志美为学科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,教学研究、科技攻关,她身体力行;课程建设、专业发展,她组织大家认真分析形势,不断改革创新。她认为,一个学科的发展仅有一两个人拔尖是不够的,要打造出一支团队。在她的带动下,蚕桑学科制定了定期学术,每月各个研究室都要举行学术活动,每年要邀请国内外专家来举办学术讲座。每次学术活动牟志美都亲自主持。如今,学术交流与研究在蚕桑学科已经形成良好的风气,申报课题、开展研究,大家都相互出主意,积极提建设性意见。
 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,目前蚕桑学科的10名教师中有6名教授、2名副教授,其中3名博士生导师、7名硕士生导师,这是一支富有创新精神、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力量,目前他们正积极申报教育部教学创新团队。
  近年来由于山东省丝绸企业进行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,蚕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影响,这也对招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。牟志美和教师们对新的形势下的专业发展进行了认真分析,他们认为,蚕桑专业要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,必须拓宽专业面,必须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和生产企业及管理部门的联系,必须加强与兄弟高校和专业的协作。目前他们已经从扩大学科内涵、调整研究方向和提高科研水平为重点,对专业进行改造。一方面突出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蚕桑学科,加强以蚕桑为基础的高校技术研究;另一方面加强与特种经济动物、资源昆虫、微生物、生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,拓宽专业口径,逐步把蚕学学科发展成为以蚕桑为特色,以物种经济动物和经济昆虫、微生物资源、生物技术等为重要培养方向的新型学科。
  由于牟志美在教学、科研工作中的突出贡献,她曾荣获全国先进农业科技工作者、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山东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、山东省先进工作者、山东省“三八”红旗手等荣誉称号,面对取得的荣誉,她谦虚地说:成绩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取得的,我能有这样的发展,得益于有一个团结奋斗的集体。作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,我将继续努力,为学科发展作出新的贡献。